感染疾病專家侯金林:康復出院的病人跟正常人一樣
發布時間:2020-02-08 點擊次數:808次8日,上海市政府舉行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。發布會上提及,目前可確定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傳播途徑主要為直接傳播、氣溶膠傳播和接觸傳播。消息一出,引起大家的關注。
對此,南方日報、南方+記者采訪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感染內科主任、著名感染疾病專家侯金林,對目前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方式、診斷標準、治療方案、重癥病人救治經驗與廣東疫情變化等熱點問題作出回應。
內容摘要
內容摘要
●個人認為氣溶膠傳播不是主要的傳播方式,雖然它的傳播距離更遠,但是若達不到一定劑量,病毒就不會傳播,因此大眾對此不需要過分恐慌。
●病原學診斷包括了病毒核酸基因檢測和病毒蛋白檢測。由于現有檢測技術的限制,核酸基因檢測陽性率低于50%是可理解,所以才會出現“假陰性”病人。目前,團隊正在開展檢測病毒蛋白的研究,試劑最快這周可投入臨床使用。
●在沒有特效的抗病毒藥物的前提下,對于重癥病人的救治,治療肺炎是首要的。
●廣東省已進到一個相對比較平穩的時期,如果不涌入大量的感染人群、防控措施做得好,像廣東、浙江、上海這些輸入省份,會迎來新的格局。
●康復出院的病人跟正常人一樣,大家無需恐慌。
不含病毒的空氣是不存在的
南方+: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傳播方式主要有哪些?
侯金林: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,呼吸道飛沫傳播是最主要的傳播途徑,這是毫無疑問的?,F在,絕大多數病人是通過這種途徑感染的。第二是接觸傳播,是指飛沫沉積在一個物品表面,接觸污染手后,再接觸口腔、鼻腔和眼睛等黏膜,導致感染。它需要一定的傳播鏈條。第三是糞口傳播,它是指大便里可以檢測病毒的核酸,但這并不能說明病毒有活性,證據不足。第四是氣溶膠傳播,也就是空氣傳播。你不要聽到氣溶膠傳播就害怕,沒有病毒的空氣是不存在。即使空氣中有少量的病毒,也是安全的。你只有一段時間內,呆在一定病毒濃度高的環境中,才有可能感染。目前,至少在廣東地區,沒有證據可證明氣溶膠傳播已是主流傳播方式。